价涨量跌之后是否会转为“有价无市”? 近期,在全国楼市版图中一直相当活跃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吹起“凉风”:市场出现“价涨量跌”态势,政策层面释放“从紧”信号。长三角楼市将如何演变?四季度会不会遭遇“有价无市”的尴尬?如何打破僵局以建立新的供求平衡? 高歌猛进了半年多之后,长三角楼市近期有些“着凉”。根据易居中国的数据显示,三季度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509.8万平方米,比二季度下滑17.6%。南京“网上房地产”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,9月份南京新建商品住房(不含高淳、溧水)成交了6432套,较8月份减少18.3%,比7月份下降28.7%。 此外,长三角不少城市房价涨幅有所缩小。比如,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9月南京住宅销售均价比8月上涨了0.7%,但涨幅缩小0.4个百分点;其中,新建住宅均价环比虽上涨0.8%,但涨幅缩小0.2个百分点;二手房环比上涨0.4%,但涨幅缩小0.9个百分点。 在政策方面,长三角也出现疑似“收紧”的迹象。从10月10日开始,南京市执行新政策,全面收紧住房公积金:个人还贷能力系数由0.45下调至0.3;同时,对所购房屋建筑面积为144平方米以上的,以及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,其贷款额度降低为可贷额度的50%。公积金新政策首先影响的是人均公积金贷款在20万元以上的购房者,这约占到市场总量的50%。 虽然涨幅有所缩小,但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房价依然居高不下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9月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宁波等城市的住宅及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同比、环比均出现上涨。尤其是同比方面,沪、宁、杭、甬四城市的涨幅分别为2.3%、3.4%、4.9%和4.9%,均在70个城市中位列前茅。 而且,长三角的高房价没有明显的松动迹象。戴德梁行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董事伍惠敏认为,通过快速的去化、回笼资金,目前开发商已没有资金压力,要做的就是在销售量和房价之间实现平衡,而没有调价的必要。一些开发商更是直言:即使接下来一栋房都不卖,撑一年都没有问题。 供应量是判断楼市走势的另一个重要指标。记者整理易居中国提供的数据:6-9月杭州商品住宅供应量分别为40.55万、23.04万、28.91万和56.41万平方米;上海的供应量分别为127.24万、126.83万、145.32万和149.78万平方米;南京在8月的供应量为创纪录的84.23万平方米。可见,长三角各地的供应量大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。根据各地新房源预告来看,预计第四季度不少城市商品住宅供应量也保持在相对充裕的水平。 易居中国的分析师薛建雄认为,四季度长三角的房价不太可能出现明显下滑,加上主力需求释放、信贷收紧等因素,不排除出现“有价无市”的可能性。搜房网在国庆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有67%的人最关注的是房地产的“价格走势”;有9%的人选择在“1个月内”买房,而多达56%的人购房时间将在“6个月及以上”。 “有价无市”对买卖双方都是一种尴尬:一方面,购房者想买房但是无力承受高房价;另一方面,房子明明卖不动了,开发商却不降价、甚至逆市涨价。如此一来,楼市又将陷入僵局。这种僵局如何打破、新的平衡如何建构,是依靠市场“内力”还是政策“外力”?一切还有待观察。(来源:大众日报)
(责任编辑:liling)
|
|
相关推荐: 价格行情 行业动态 专家论谈 国内要闻 | |
尊重合法版权,反对侵权盗版。若本网有部分文字、摄影作品侵害到您的权益,我们深感抱歉,并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核对,我们收到邮件后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寻求解决方案。 我们的邮箱是:1832405691@qq.com 欢迎您的来信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