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止跌回升 7月份,在国家宏观利好政策不断推出、成本支撑力度加大、粗钢产量调控预期不断增强的影响下,国内钢材市场呈现上行态势。 进入8月份,国内钢材市场逐步回归基本面,钢价在需求较弱、库存持续累积背景下小幅震荡运行。 后期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,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,2025年全球经济仍面临显著脆弱性。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,2025年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.3%,较上月下降0.2个百分点,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走势,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5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,全球制造业持续弱势运行。7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布最新《世界经济展望》,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.0%和3.1%,较今年4月的预测分别上调0.2个和0.1个百分点。上调原因主要有:在加征关税预期下,进出口的前置效应强于预期,美国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低于其4月宣布的水平,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实施了财政扩张等,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虽有小幅上调,但报告显示,全球经济恢复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:有效关税税率的反弹可能阻碍经济增长,不确定性上升可能对经济活动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,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并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等。 国内来看,4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,今年以来,经济呈现向好态势,但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稳固,外部冲击影响加大,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,用足财政和货币政策,加快债券发行,适时降准降息,创设新政策工具。5月7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”有关情况,会上央行发布3类10项措施,包括降息降准降住房公积金利率等,将有效缓解钢铁企业及下游用钢行业的融资压力,提高市场流动性;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会议强调,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,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,增强灵活性预见性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,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,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。会议要求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,8月1日,央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认为,下半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降低存款准备金率,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充裕,由此可知,下半年松货币、宽财政、反内卷、扩内需将是我国经济政策的主要抓手,有利于经济平稳增长。 在需求下降、原燃料供给宽松的背景下,钢材价格主要受市场供给端影响。春节后至今,需求恢复较为缓慢,供给仍然是决定后期钢材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。3月13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2025年要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,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。7月1日,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,会议强调,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,释放国家层面“反内卷”政策新信号。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,下一步将实施新一轮钢铁、有色金属、石化、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,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、优供给、淘汰落后产能。此外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“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”和“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”列为重点任务,延续了2025年以来中央对“反内卷”的不断强化基调,预计下半年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将集中落地,供强需弱的格局或有所改善。 从产量来看,8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有所回升。2025年8月上旬,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074万吨,平均日产207.4万吨,日产环比增长4.7%。 企业库存来看,企业库存处于近年同期相对低位。2025年8月上旬,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507万吨,环比上一旬增加29万吨,增长2.0%,比年初增加270万吨,增长21.8%,和上月同旬基本持平,比去年同旬减少83万吨,下降5.2%。 社会库存来看,自7月中旬以来,社会库存呈现持续累积趋势。至8月上旬,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803万吨,环比增加18万吨,上升2.3%,比年初增加144万吨,上升21.9%,比上年同期减少218万吨,下降21.4%。 后期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: 2025年下半年钢材出口面临较大压力。在“抢出口”效应下,1-7月我国出口钢材同比增幅达11.4%,但这一态势或不可持续。一方面,2024年针对中国钢铁出口产品有多达33起贸易原审案件,从立案到终裁一般需要10—18个月的时间,2025年下半年将集中进入仲裁期,我国钢材直接出口压力倍增。2025年上半年,也已有17起贸易原审调查案件。另一方面,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也给全球钢材出口带来较大压力。5月30日,美国白宫称,美国将进口钢铁关税将从25%提高至50%。6月12日,美国商务部宣布将自6月23日起对多种钢制家用电器加征关税,税率将设定为50%,影响我国钢材间接出口。7月28日至29日,新一轮中美经贸会谈举行,根据会谈共识,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%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。展期90天虽避免了关税立即恢复,为出口企业争取缓冲期,短期内减少订单流失风险,阶段性稳定出口环境,但长期来看90天后关税是否续期尚未明确,企业仍面临政策不确定性风险,需持续应对供应链调整压力。与此同时,美国8月份起对全球其他国家征收不同税率的对等关税,预计将对我国钢材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。综合来看,2025年后期我国面临的钢铁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加复杂,钢材高位出口或不可持续,钢铁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,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对出口的影响,及时调整出口策略。 钢铁企业需重视价格治理机制工作,规范自身钢材产品市场定价。2025年4月2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》,特别提到“完善价格社会监督体系,行业协会建立价格监督员制度。”7月24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市场监管总局就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,其中提出,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,规范市场价格秩序,治理“内卷式”竞争,完善价格串通、哄抬价格、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。对钢铁行业而言,供给端将通过淘汰低效产能、促进科技创新实现“提质减量”,同时整治低于成本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,政策实施后,低价恶性竞争减少,钢价将更真实反映供需关系和成本。钢铁企业需响应政策号召,以合规定价为底线,将政策约束转化为行业整合与价值链升级的机遇,密切跟踪征求意见反馈及后续细则落地。 钢铁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节奏,继续保持自律控产。一方面,7月份,虽然供给有所下滑,但随着全国性高温暴雨进入峰值期,7月主要工程机械产品开工率同比环比均继续下降,反映基建、房地产施工活跃度不足,需求端进一步承压运行,钢材社会库存逐步累积,行业供强需弱特征明显。进入8月份,由于当前行业利润空间尚可,钢厂产能释放意愿维持韧性,短期内产量下降空间有限,但需求端持续下滑,库存持续累积,基本面压力逐步加大。另一方面,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将在后期集中落地,钢铁企业需严格落实国家粗钢产量调控政策,自律控产,及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|
|
相关推荐: 价格行情 行业动态 专家论谈 国内要闻 | |
尊重合法版权,反对侵权盗版。若本网有部分文字、摄影作品侵害到您的权益,我们深感抱歉,并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核对,我们收到邮件后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寻求解决方案。 我们的邮箱是:1832405691@qq.com 欢迎您的来信! |